关键词:入美琐记

主题: 入美琐记(1)

入美琐记(1)

我原定一月二十三日13:00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机赴美,到了机场临登机前民航方面通知说,因纽约24小时大雪航班取消,安排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饭店住下等待。晚上有消息说,纽约市长申言,第二天保证通航。第二天9:00航空公司把我们送到机场,预告十一点起飞,忙着打电话通知女儿,待飞机起飞后,我已累得不行,心想我这是何苦来,再看看这飞机上近三百名中国人,大约都很类似,千里迢迢奔赴他乡异国,真有一番难言的感慨。
飞机落在肯尼迪机场,果然好大雪,四周茫茫一片,使飞机场通航也真不容易。
在机场入关又是一番等待,对我们这些外国游客,除了验证之外,还要摄像按手印,虽然这是反恐的结果,但总让我联想到签字划压,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下大雪,道路不通畅,女儿不能开车来接,只好乘地铁。纽约的地铁是纽约的窗口,在地铁站内,触目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走路似小跑,人群中黑人 墨西哥人 欧洲人 印度人 华人等亚洲人占多数,难怪人说,纽约人不是美国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国;如果说纽约是美国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今天的繁荣和超级强大,是他起用了全世界的人材,利用了全球的资源。
来美之后,由于身体的原因,13个小时的时差倒起来很难受,一直蛰居在家。昨天去女婿所在的普林斯頓大学,他因爱因斯坦和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该校一色欧式建筑,无高大楼群,除了带有专业色彩的建筑之外,还有艺术博物馆和中世纪氛围的大讲坛。像其他欧美学校一样,校园是敞开式,没有中国校园的围墙。

春节将过,各位同学可安好。
我的回程未定,但不晚于四月。可惜与嘉美无重叠时间。
向各位同学同学道晚安。
刘福田
留言人:刘福田 (2005-02-15 01:44:18)

主题: 田芳再现,“三中青年”归来?

两年半以前,“田芳”以一曲“各位安康”现身,该诗以“葡萄架下”之精品,留存在网络和你、我心中,天天、月月、年年!现在福田兄又以图文并茂的“入美琐记”,在大洋对岸与我们对话,为我们的新春生活,添光加彩。
1956年6月,一位诗人在他的名篇“水调歌头 游泳”中,引用先哲的半句话来舒发他的感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现在身处美国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中,面对世界上最浩瀚的大洋,深情东顾中国,福田兄一定是感慨良多。我们期望“田芳”的下回分解,更期盼“网络版”的“三中青年”诞生。“三中青年”,永远年轻!

留言人:伍国贤 (2005-02-16 15:32:01)

主题: 新春拜年聊家常(续)

正月初一写了两个话题,原想初二接着写,结果没有如愿,总算今天又可以聊点什么了!
话题三:看到甫翊16日的留言,好像看到他那单薄的身影走进了办公楼,对当前高校校园里现状的忧心忡忡!我们同学当中担任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不少,人们常说教师是一种奉献的职业,可是依照我的感觉,甫翊走进办公楼也不过是一种习惯的驱使,既不感到高尚也没有感到辛劳!40年的磨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话题四:嘉美告诉我们的消息我已到南京三中的网站上得到证实,消息说“省教育厅确定第三高中、五中、南航附属高中、行知实验中学为四星级普通高中”!我对三中得到的这种“荣誉”不知道是否该表示祝贺,四星级、五星级的宾馆可以比较质量,学校套用星级的规格说明办学的质量与方向是否合适,我深表怀疑。很想听听嘉美的意见!
话题五:福田、嘉美现已是大洋两岸飞来飞去的人物,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境外消息已经很多,但是听他们娓娓道来别有一番韵味!我们自当等候《入美琐记(n)》的到来!自有网络以来,世界确实变得小了!葡萄架连接着我等,实在得益于网络!具体说来归功于如南!
留言人:刘元骏 (2005-02-17 20:43:55)

主题: 入美琐记(2)

女儿的工作是纽约的Bloomberg公司,象许多公司人一样,因纽约的房价太高,而住在新泽西州一个小镇(Iselin, NJ),这里乘火车去纽约上班较方便,从住处步行约10分钟到一个叫城市公园的车站(Metropark station),因有很多要到纽约上班的人驱车这里乘火车,所以此处有两栋六层停车楼房做停车场;下班再乘火车回到这里开车回家。这可能是纽约特有的现象,一是纽约的停车费太高,二是在纽约开车上下班根本不可能。因此才有纽约地铁如此厐大的公交系统。由此想到北京和北京人应从中得到启迪。
二月十九日(星期六)去纽约市区,十年前匆匆一游,中央公园未去,此次想先游此地。纽约市区唯一的一块绿地,在这寸土寸金的纽约有这么一块保留地,倒真不容易。公园是开放式的,正巧有现代艺术展,叫做The Gates, 直译成“门”,到了公园之后,才发现只是一序列桔红色的布幔,实在体会不出什么现代艺术来,介绍说有7500个Gates,不知同学们从图像中看出什么现代艺术?难怪一美国人要问我女婿感觉如何,我女婿回答除了看到人,没感到什么现代艺术,这个老美哈哈一笑说,这是我见到的最愚蠢的。中央公园中黑人架着马车招揽游人倒是一景。中央公园内的景致实在无法同颐和园相比。
留言人:刘福田 (2005-02-21 12:39:56)

主题: 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Times square(时代广场)

入美琐记(2续)

在纽约市区,穿过匆匆而过的人群在街头漫步一切都显得别致,高楼林立,一幢幢沿街道而立的“摩天”大楼,翘首看不到顶,地上的人显得矮小,地上的车水马龙没有了通常大道上那种如潮奔腾,车辆似在地上蠕动,一切又那么有序。步行在洛克菲勒中心和五街区时尚街,时不时有一种袋内钱少的搔动。
美国人在创造大千世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上帝。就在洛克菲勒中心附近矗立着两座教堂,我想为了与周围的建筑协调,教堂的尖顶直插云霄,因我对宗教所知了了,除了看出两座教堂的建筑不同之外,再也分不清那是基督教堂,那是天主教堂,遗憾的是这些景观在狭小的街道上拍不出来。
美国人在忙于改变世界面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娱乐。街上除了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在洛克菲勒中心街上还有一个人工溜冰场,在洛克菲勒中心街它算是不小的了,它在地表之下,无顶,四周可以围观,场地内一侧有一金碧辉煌的雕像,为了弥补洛克菲勒中心街无法拍照的遗憾,在这里留影以表到此一游。
在纽约市区不能不提到时代广场,许多影视作品和新闻媒介都有涉及,女儿告诉我,那儿没有广场,只是一段街区。可我心中总有Times square(时代广场)的影响,认为,不管大小,总该有块方块地吧,走完这段街区,始终不见方块地,只能在它的繁华地留影吧。天安门广场不仅仅是名副其实,恐怕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了。同学们从图像中见到的,正是广告林立,拥挤不堪的Times square(时代广场),你还可看到骑自行车的勇敢者。
留言人:刘福田 (2005-02-22 03:04:24)

主题: 入美琐记(3)

入美琐记(3)

二月正当纽约寒风凝冽之季,待在家里抑闷得很,想到美国南方看看,女儿女婿请了几天假仿效国内的长假,用一周的时间陪我们去佛罗里达,出于身体的考虑,决定只去佛罗里达的奥兰多(Orlando),看那里的迪斯尼乐园。女儿为了安排这次出行,提前半个月在网上把机票,住宿都预订好,为了在奥兰多方便,还在出租车公司租好了车。二月二十三日从纽约直飞奥兰多,机上的乘客大多是一家人带上孩子,路程不到五小时,比北京到三亚长。下机,取车到住处,丝毫没有耽搁,住处是三星,室内除了床,沙发之外还备有灶具,再联想到往返机票和一周的住宿费每人 260美元,真让人惊慕美国公司的精明,此时刚进入淡季,由于费用低廉,飞机与住宿都不清淡;也佩服美国服务的周到,租车公司就在机场旁,租车还车都方便,景点的门票可在宾馆买而且便宜。据说宾馆提供早餐,可第二天去吃早餐时被告之,只提供给美国公民,我们心里虽然愤怒,也只能对这种歧视无奈,好在有车,驱车去食品店买吃食。
第一天是去海洋世界,从宾馆驱车一刻钟,若大一个停车场,据称有26亩,停车场旁有交通车送到景点,方便之极。门票相当贵(相对于机票和住宿),可允许你使用两次,这对带孩子的人很合算,因为一天对孩子而言,肯定不够。我们因体力,只玩了两叁个景点:鲸表演,训海狮,在园内慢步。
到下午三时,已体力不行,只得打道回府。人老再不出行就动不了啦。
留言人:刘福田 (2005-03-25 11:56:05)

主题: 部分“关键词”

游子眼中的故乡与故人
浮躁
家居环境保护
台湾问题杂谈
回味南京
奥运
学术教育界混乱的直感
主任风波
拆迁
金陵之行
教学督导记实
关于台湾问题的另类思维
十珍养心丸
入美琐记
新春拜年聊家常
鸡年说鸡
回首斯大林
日疑录


留言人:童如南 (2005-05-11 17:43:53)

主题: 问候

马嘉美应该已经在美国了吧?未见声音甚为挂念。
祝愿在美的生活轻松愉快,全家幸福。应在享受第三代的天伦之乐吧!
不知是否与福田取得了联系,我们一直在等待他的“入美琐记”的继续呢。
问候在远方的学友。
留言人:童如南 (2005-07-04 17:59:28)

主题: 遥寄福田

乱抄诗经
北京篇
关睢
关关睢鸠,在美之洲。葡萄架下,君子好逑。
入美琐记,吾辈思之。伉俪近况,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总角之交,心头存之。半百之谊,琴瑟友之。
隔洋田芳,众友思之。他日返国,钟鼓乐之。

留言人:伍国贤 (2005-07-14 20:47:08)

<结束>
留言簿

 

有关此站点的问题,请向 Tongrn@msn.com 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