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回首斯大林 |
|
主题: “回首斯大林”
|
|
已看了两集“回首斯大林”节目。刚才我上凤凰卫视网络,想看此材料,但无免费材料可看,只有概括性叙述。我凭回忆,介绍点如下,肯定会零零散散,而且遗漏不少,请原谅。(1)斯大林读了十年的神学院,他的母亲希望他成为已神父。他在神学院常被罚而被独打。他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工作。(2)斯大林主持的一年多的肃反运功中,抓了一千多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其中大部分是无辜的人。(3)斯大林时期同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反战毫无准备。开始战争的第一天中苏联损失一千架飞机和大片土地。(4)卫国战争中,斯大林下令不允许军人被敌人俘虏,必须战斗到死。其儿子被俘虏。德方要交换俘虏,斯大林说“我没有这个儿子。”于是其儿子被杀。(5)肃反扩大化,就连斯大林的嫂嫂及弟媳也被抓进去。(6)曾被称为“红军之父”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去了墨西哥,在那里被暗杀。种种迹象表明是斯大林所为。(7)他的夫人在同斯大林的一次公开场合发生争执,于是回家饮弹自杀。(8)斯大林被他人用毒药杀害。主谋者是贝利亚。
|
留言人:张甫翊 (2005-03-23 15:10:53) |
|
主题: “回首斯大林”续1
|
|
昨天看了第三集。回忆节目如下。(1)斯大林d的两个哥哥死于回归热病。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死于回归热。他的第二任夫人,即最后一位,饮弹身亡,上次已说过。(2)斯大林被沙皇多次流放西北利亚,又多次逃脱。在流亡西伯利亚时患肺结核,尽在那里恢复健康,命大福大。他患有先天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左臂和左脚会越来越瘦。电视上显示其在中年时,左臂是细,而且走起路来左脚偏短。正由于这原因,他常穿长靴子,以避免人们看出他走路时左脚偏短。(3)讲了他涉及女性的私生活的事。这方面有若干例子,这里不再这里表述了。
|
留言人:张甫翊 (2005-03-24 09:01:04) |
|
主题: “回首斯大林”(续2)
|
|
前天看了第四集。(1)斯大林特别喜欢他的其中的一个女儿。该女儿在电视上描述她父亲对她的喜爱,并给出若干亲热的照片;并说父亲对她大哥要求很严厉,她哥很敬畏父亲,甚至坐沙发时坐在沙发臂上而不敢靠近父亲。(2)斯大林大儿子瓦西里后来是空军中将,空战中很勇敢。他担任将军后不久,经常酗酒,斯大林对此不满。瓦西里甚至因饮酒过量而酒精中毒。医生要其戒酒,他不听。过度饮酒曾引发癫间(没有找到该字,此取同音),并造成胃病,身体后来很差,41岁身亡。
|
留言人:张甫翊 (2005-03-26 09:48:01) |
|
主题: “回首斯大林”(末集)
|
|
前天看了第五集,即最后一集.下面我尽量用电视报道的原意来叙说。(1)斯大林虽然不说“反犹太”,但实际上是一反犹太主义者。比如,所有(电视上用了“所有”,并列举了大量的姓名)获得斯大林奖的人都是反犹太主义者;斯大林的一个女儿的第一任情人是犹太人,斯大林让此人蹲了10年监狱;还是这女儿找了一犹太人作丈夫。斯大林从来没有接见过这女婿。(2)斯大林有一次患不重的感冒,让一位克林姆林宫的医生开了药。医生走后,斯大林动用国家保安部门对此作调查,同时仍拿着该医生地药方到远地采购。接着自己挑选医生组成新的医疗班子,把克林姆林宫原一批医生清洗掉。这就是所谓的“医生事件”。(3)斯大林的主要政治对手是托洛茨基。早期,托洛茨基的地位和权力在斯大林之上,而且托洛茨基有很好的才华。人们认为当时有三大演说家,一是希特勒,二是斯大林,三是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在政治上败给了斯大林。托洛茨基的一重要短处是自己是犹太人。苏联在传统上是反犹太的(此是报道中的愿意),他想成为领导人是难上加难。托洛茨基后来被驱逐出境,在墨西哥被暗杀。(4)斯大林在最后的几个月中疑心更重,他甚至把门反锁起来,自己用电炉作饭吃,只吃鸡蛋和面食。他死后12小时才被卫兵发现。斯大林最喜欢的那个女儿在电视上描述了那天晚上的情况。晚上该女儿不断地多次地给安全部门和高级官员们打电话要见父亲,但总是有各种理由不让见。该女儿说当时心情很不好,于是家人建议出去看剧。该剧刚好有父女生死离别情节,于是该女儿大哭一场。这女儿说:“这就是父亲在召唤我。”第二天,该女儿被告知,斯大林已去世。(5)斯大林名字总是和这几个字联系在一起,就是“伟大”,“专制”,“独裁”。对此人们常发生不同的看法。
|
留言人:张甫翊 (2005-03-27 15:06:16) |
|
主题: 范兄回来添人气
|
|
范兄又回葡萄架下,葡萄架下顿时又增添了气氛。范兄的中山网站,我是隔日经常光顾的。葡萄架下的创办是为增加一条我们59届老同学、老校友的交流平台,能够维持至今,得益于各位同窗的爱护,特别是范兄、国贤等的不懈奉献。最近我常在想,要能保持人气,要能成为各位校友当年的“三中青年”,葡萄架下是否应该“改革”了?
但是,不管如何改革,我希望我们的葡萄架下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一个自由的平台,是一个能给我们带来亲情交流的平台,是一个能让我们步入老年能有收获的平台。
国贤感叹“行”为何物,连战先生踏上祖国大陆时感叹相见恨晚,海峡这点距离,走了近60年。看来心灵的沟通才能缩短空间的距离。甫翊友在写“回首斯大林”的时候,我是每日急盼,因为我看不到凤凰卫视。人的认识是需要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才能逐步立体、正确起来的。
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许多党派之间的交集,从胡总书记邀请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起,海峡和平、中华统一振兴出现积极趋向,让我们企盼这种趋势不再受到台独势力的干扰。
|
留言人:童如南 (2005-05-09 09:31:46) |
|
主题: 部分“关键词”
|
|
游子眼中的故乡与故人
浮躁
家居环境保护
台湾问题杂谈
回味南京
奥运
学术教育界混乱的直感
主任风波
拆迁
金陵之行
教学督导记实
关于台湾问题的另类思维
十珍养心丸
入美琐记
新春拜年聊家常
鸡年说鸡
回首斯大林
日疑录
粥
|
留言人:童如南 (2005-05-11 17:4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