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方镇:转载《金陵晚报》文章

太平天国燕王府之谜     周起源撰文

早在1953年,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就对三中校长说过:“三中校址曾是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的府第。”可惜那时人们对文物远不及现在重视,没有人对那位专家的话刨根问底,问他有何考证,以致近50年,三中校址曾是否燕王府,成了一个谜。
据《首都志》记载,位于白下路的三中,最早的前身是清朝时建立的上元小学(1902年),1927年改为升平桥小学。抗战时改为正始中学,抗战胜利后才改称三中。
今年87岁的朱国栋先生在回忆录里写道:“1930年,我15岁,转学到升平桥小学,学校右边是一条小河,流经白下路、娃娃桥,校门口是一座桥,叫升平桥。”1941年入正始中学的何承基老先生在回忆录里写道:“学校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子……校园里有小花园、假山、小鱼池……”1951年入三中的黄建先生回忆录里写道:“老校友忘不了母校门口曾有一对神态安详的石狮子,校园里有古树、假山、石桌、石椅,有龙凤图案浮雕、石围栏的金鱼池。1953年,我曾在学校美术室发现清朝的大花瓶。”
“三中校址曾是燕王府”这一说法,当年就曾在校园里传开。文革时,造反派认为三中校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校园里龙凤浮雕、石围栏金鱼池等,是“四旧”的玩艺儿,加以破坏,使它们荡然无存。这似乎从反面为三中校址曾是燕王府作证。
现在三中校园里幸存的除了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还有一对大型的红木正容镜架。曾有一位红木家具行家慕名到该校欣赏,经考察该红木家具工艺,他认为这对红木家具是清朝时文物。
然而综上所记,也只能说:三中原校园古色古香,似乎有王府之气,有可能曾是燕王府。因为考古最重要的是文物上文字记载或文献记载。如没有,只能是推测。
笔者近读朱子爽先生写的《南京太平天国王府十九座遗址考略》一文,其中燕王府部分很简短,然而却与三中校址曾是燕王府的说法有吻合之处。文中写道:“燕王秦日纲,是太平天国甲寅年四月(1854年5月)封王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初入城,时驻中正街董宅,以后移驻升平桥前任湖北宜昌府程家督宅。”
燕王府在升平桥已确认,而三中的第二前身是升平桥小学,升平桥小学就在升平桥的北侧,也为有关历史、地理记载所确认。
如果能进一步考证出前任湖北宜昌府程家督宅或燕王府的门前就是升平桥,那么三中校址曾是燕王府的结论就可下了。看来离彻底解开燕王府遗址之谜仅有一步之遥了。


2002-10-23 13:53:12

 

 

有关此站点的问题,请向 Tongrn@msn.com 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