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贤:今天是教师节,小学老师我印象深的仅有一位。中学老师印象深的不少。今天传上的两幅笔迹与三位老师有关。在一篇我写罗少诚老师的作文后面,朱恂老师写了不少鼓励的话。而在我的一篇关于校运动会的作文后,罗端老师更是鼓励有加。师恩难忘,师德绵绵。让我们共同缅怀各位恩师们。
校友中教师也不少,在此向各位致敬,学生有礼了。 (2002-09-10 01:17:37)
童如南:难忘朱恂老师关爱情
我的记性不太好,校友提起,我才记得我们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朱恂老师的名字。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记得那时我年幼身小,不知天高地厚。一天上课前还爬在窗台上,上身探到窗外,向楼下张望。朱恂老师走进教室,看到我那状况,大惊失色。但又不敢大声呼唤,怕我受惊失手,跌落窗外。赶紧轻轻走到我的身后,把我扶下,她才放下一颗紧张的心。上课后她讲了她刚才担心受怕的感受,并告诫全班同学一定要注意安全。当时朱恂老师那种如父母般的关爱之情,每每想起都心生一股暖意。
(2002-09-12 09:54:01)
马嘉美:致如南老弟
如南老弟:我想你记忆中的初一班主任不是朱恂老师,朱恂是男的,教过我们语文,一口老南京话,初一的班主任是女的,也姓朱,叫朱馥什么的,我也记不清了.你想想对吗?哦,福田问女的拼音应是nv。(2002-09-14
01:17:14)
刘元骏:如南、嘉美
当年初一甲班主任是朱馥云,是位女老师。当年教室前面的左墙角有一个痰盂,值日生不愿意倒,朱老师在班会上说,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思想:亲爱的痰盂,我今天来倒你了!此话当在50年前1953年讲的,这是弹指一挥间!
(2002-09-15 21:15:33)
童如南:谢嘉美、元骏!
30小时以上未到葡萄架下,迫不急待!首先看到嘉美、元骏的留言:我们初一的班主任是朱馥云老师,不是朱恂老师。我由衷地感谢你们的纠正,并佩服你们的记忆。只是如此说来对朱恂语文男老师,我的印象一点也没有了(校友请原谅,我的记忆不好,有时别人以为我没礼帽!),哪位能说点什么,帮助我找到回忆!(2002-09-15
22:13:44)
范方镇:答马嘉美
……
另外,1956年初三毕业照中第三排左起第三个就是朱馥云老师,右起第二人是朱恂老师。(2002-09-16 22:22:22)
马嘉美:看望陈道一老师
昨天我、高梅丽、潘庆生、谢业松四人一起去看望了陈道一老师。(范方镇发痔疮,未能去)68岁的人又动过手术,但精神仍很好,红光满面。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心态特好。讲到过去,他说:以前我也整过人,人家整我也不要记恨。现在我过的很好。一点牢骚怪话都没有。这样好的心态一定能长寿。(2002-11-01
09:12:17)
刘元骏:嘉美并转高梅丽、潘庆生、谢业松
因校园网故障两天没有上网,知道你们看望陈道一老师,引起我浮想联翩!有机会你一定要替我向陈道一老师问候(最好现在就打电话)!你就说有一个在内蒙古的学生在50年代喝过他送的鸡汤,到现在还记得他、经常想起他,不过在这个学生的脑海里陈道一老师不是68岁的老者,而是清瘦、精干、热情的少先队的辅导员!祝他健康长寿!后会有期!
(2002-11-02 23:03:35)
马嘉美:致元俊
昨天我看到你的信后,立即给陈道一老师打了电话,他记得你,也讲了吃鸡汤的事,他说那是因为你家房子倒了,他被压在下面而引起的。我怎么一点也记不得了。我们还是邻居了。对吗?我还记得我到你家玩,你家有一个院子,是平房,在西方庵的巷口上,但我记不得陈老师讲的事了。他对我们去看他很感动。我想这些老教师我们都要去看看了。校庆时,我建议留一点时间去看看我们的老师。(2002-11-04
17:31:38)
刘元骏:致嘉美、国贤
...感谢嘉美和陈道一老师通了电话。在南京期间,我们家住过的地方又程阁老巷6号、洪武路296号、小板巷13号,没有在西方庵住过,住房的墙壁倒塌一事是在程阁老巷6号居住时发生的,事隔50年,陈道一老师还记得起这件事,很让人感动!(2002-11-12
18:0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