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 伍国贤 (2002-10-30 15:21:00)(2002-11-01 13:41:59)

(一)贺王惠宁出院
马嘉美通报了王惠宁出院的消息,我很高兴,看来术后情况不错,祝她顺利康复,“努力加餐饭”。古人曰否极泰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哟!忘了!王惠宁是语文老师(有否搞错),诸多校友都是教师,我这不是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长江边上卖水吗!北京缺水,南京可不缺水。说点俗的吧,大难之后,必有大福。我想王惠宁经此之难,必有后福。
回想我走过的六十年,也曾数次蒙难,能生活在2 l世纪的中国很幸运,现在向2030攀登。希望各位校友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方针,雷打不动,雷厉风行,擂鼓而进。我们“相约2030”。我觉得自己的话中气不足,最后引几句名人的诗来压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生活是美丽的,健康的生活更美丽。

(二)祝中国国泰民安
范方镇兄推介的关于三中可能是太平天国燕王府旧址的消息很有意思。不过不管这个推测是否最终确认,三中的原址必定是一座大宅豪门应当是无疑的。记得长长的葡萄架西边是空旷的篮球场,而背靠西墙是一大排厢房。“一切为祖国”大楼前的小花园精緻秀巧。大楼西侧的小院面积不小,是个自成一体的院落。而东面的二层楼小院,是个独院,可能是内宅深闺。只可惜现在都踪迹难寻了。
说到太平天国引起了一些联想。现在讲“康乾盛世”很时尚,这一方面表明当代中国人己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心结中走出,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民众中日益苏醒的大国情结的折射。太平天国的兴起宣告了大清帝国走向没落。太平天国也曾想搞西化,但帝国主义陣营最终选择支持清朝政府。然而太平天国还取得了歼灭洋枪队,击毙华尔的战绩。可是到了鸦片战争期间,我看影片中张家湾之战,骠悍的蒙古骑兵在洋枪洋炮面前像麦子一样成片倒下,这不是战斗,是屠杀,北京就这样陷落了,我的心在流血。义和团更不用说了,依靠中国武术和“刀枪不入”的神力,虽有数十万之众,也打不过几万洋人,我们无权嘲笑我们的先輩愚昧(我就嘲笑过),因为他们只有这样的精神武器和物质力量。面对园明园的冲天大火,如果有条件的话,他们也会变成张艺媒的“红高梁”中的人肉炸弹冲向敌人,同归于尽。
庆幸地是我们现在有了洲际导弹,核武器,核潜艇,导弹驱逐舰、軍用卫星,很快会有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一支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中国軍队正在成长,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过去了。祝愿中国在这战乱频起,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能保持国泰民安。

(三)祈世界和平安宁
回想廿世纪末,人们对未来的21世纪怀着多么美好而浪漫的企盼,但随着绚丽的烟花散去,一否觉醒来,人们发现这个世界並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妙。“911”让世人目瞪口呆,而最近美国首都連环杀人案,俄国首都近千人被绑架,巴厘岛天堂变地獄,菲律宾爆炸声声,泰国警报频传,伊甸园何在,桃花源难寻。潘朵拉魔盒被打开,又如同“水浒传”中的“洪太尉将那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放到人间”。一时间,恐怖主义的魔影笼罩全球,一场全球反恐战争开始了。但邪不压正,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势力的这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猖狂进攻,並不表示他们强大,只能加速他们的失敗。他们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不仅遭到国际與论的强烈谴责,各国政府的坚决反击。即使在阿拉伯世界,广大的穆斯林民众之中也得不到支持的。疖子出了头就是病癒的开始,流了脓、出了血,开了刀,病就会好了。和平与安宁是会到来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我觉得从中国可以看到世界,从中国历史可从推测出世界局势的发展方向。现在世界上的诸多问题如领土之争、权力之争、文化之争、资源之争在秦汉之前的中国也是无序的。“春秋无义战”,战国七雄轮流坐庄,老百姓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人心思定,百姓厌战所以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模式能在中国延续两千年(中间虽有分裂,但总的来说聚多乱少)。这是因为中国人总结了自身五千年的生存史得出一条经验:“和为贵”。后来中国人又在南、北朝,五胡十六国的种族歧视、种族压迫、互相攻杀的痛苦中接受外来的佛教的影响:悟出不杀生、少杀生、怨怨相报何时了,普济众生、清心寡欲才能求得安宁的信条。借助儒、佛思想汉族才得以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才得以巩固。再有一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是一条有名的害河治理这样一条大河没有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中央政府来领导、规划、实施全流域的水利是不行的。其次,如果黄河流域由几个国家分别统治那么洪水来了如何分洪,下游断流时如何配水都很困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战争。中东地区战乱不息除民族、宗教、领土等争端外水资源的争夺也是一个因素,例如以色列拒绝把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就牵涉到水源的控制问题。
举世公认的大軍事家孙子在其兵法的第一篇:计篇第一论軍政与主德之关系中,第一句话是: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人是不轻易动用武力的,这也是从无数次战争的惨痛教訓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看似懦弱,不思进取而实则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策略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几千年而不绝的法宝。
也许,当中华民族的这些生存智慧成为人类的共识时,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有关此站点的问题,请向 Tongrn@msn.com 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