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传奇
作者:范方镇 2003.2
十七、 再次赴美
1904年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温逸街四大都会馆三楼创立中华革命军, 所用誓词与在希炉的相同,不再使用兴中会名称。同时还以发行军需券的名义募捐,供发动起义之用,规定实收美金一元,待革命军成功之日,还付本息十元。但由于梁启超刚在檀香山骗去十万募捐,结果,孙中山这次的募捐仅募得二千余元。
孙中山在檀香山,还非常关心国内的时局。这年初,日俄战争爆发,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把中国的东北作为战场,清政府却宣布“中立”。这时的孙中山,对日本帝国主义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甚至还说:“日俄之战,虽为保护本国在朝鲜之势力起见,然亦未尝为中国之领土而战。”把日本帝国主义同沙俄争夺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看成是为中国的领土而战。他还给平山周写信,希望日本能趁与俄国作战之机,帮助中国的革命运动,要平山周“运动政府兼顾南局,一助吾人之事也。”
孙中山住在郑照的家里,郑照的弟弟郑金是孙中山在意奥兰尼书院时的同学,两人关系很好,那时候孙中山常常到郑金家里去玩,郑母邬太夫人还时常为他洗补衣服,爱护如己子。这次重聚,更是欢乐无比。他常和郑氏兄弟一道到阮德餐馆吃夜宵,并为当地华侨免费治病,经他诊治的病人达千余人。闲暇时则抽空到茂宜岛去看看母亲、哥哥及妻儿,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孙中山毕竟是个革命家,他不能沉腼于家庭的欢乐之中而忘却自己的救国责任,因此,他击败了檀香山的保皇党势力之后,就想到美洲去做华侨的工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舅舅,但又不无顾虑地说:
“美洲是保皇党的巢穴,特别是加拿大、美国,受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保皇会遍及各埠,工作可能很不容易开展。”
舅舅告诉他:“你上次到美洲去,之所以没有什么收获,是因为缺少同志相助。你可以在檀香山加入洪门会党,现在美洲保皇会势力遍及各地,你如果不与洪门会党合作,很难同保皇会相对抗。”
“洪门”原名“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都是它的支派,哥老会在长江沿岸各省,三合会流行在福建、广东一带。在海外则通称义兴会或义兴公司,在美洲则称“致公堂”。洪门最早创立于清朝初年,那时候明朝灭亡不久,明朝的忠臣义士为恢复明朝而创立此会,其宗旨是反清复明,他们认为,只有把明朝的种子保存在下流社会中,以粗鄙的习俗俚语才能避免清政府的疑虑。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洪门中人早已不明白其宗旨的意义。孙中山认为既然洪门的宗旨与革命党相同,就应该联合他们共同行动。
1月11日,孙中山由洪门前辈钟水养在檀香山致公堂国安会馆加入洪门, 接受“洪棍”之职,相当于军职元帅。当时,洪门中也混有保皇党分子,对接受孙中山入盟表示坚决反对。钟水养说:“洪门宗旨,在于反清复明,孙先生虽未入洪门,已实行洪门宗旨多年,这种人早就应该接受他入会了,怎么可以反而拒绝他入会呢?”保皇党分子无话可说,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于是,洪门特地为孙中山入堂开台演戏,举行隆重的拜盟仪式。
杨文纳又进一步劝孙中山,要想到美国活动,最好先取得夏威夷的出生证书,因为保皇党很可能在暗中运动美国政府阻止你登陆。
孙眉赞成杨文纳的意见,但孙中山对此却有点犹豫,他一向为人诚实,从来不愿说假话做假事,弄一张假的出生证,他觉得不太妥。
“嗨,你何必太认真呢!”舅舅诚心诚意地劝告他,“古人能成大事的,都要善于变通办法。像伍子胥乔装出关,诸葛亮微服过宋,都是用的计。你只要是为了救国的目的,又何必那么古板呢?”
孙中山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舅舅劝他做的几件事,对于他后来到美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于是,由当地老同乡到茂宜岛当局作证明,领到了夏威夷出生证。3月13日,又到当地法院宣誓,领得美国岛居人民护照。护照上,
仍用英文名字孙逸仙,身份证明的中译文是:
|
夏威夷疆省
瓦胡岛(Oahu)
成年人第二十五号
本人孙逸仙,先经宣誓后,兹作证称:凭我所知和所信,我乃于1870年
11月24日在瓦胡岛衣华镇(Ewa)之威曼奴(Waimanu)地方诞生。我是一名
医生,现在茂宜岛(Maui)的姑剌(Kula)地方行医。我家居住在姑剌,我
父亲孙达成,于1874年前往中国,约八年后在那里逝世。本人作此誓词,旨在
证明我的身份,并提供我出生于夏威夷的进一步证据。所附照片为本人最近肖
像。
孙逸仙 签名
以上证词于1904年3月9日我在场时签字和宣誓。
夏威夷疆省第一司法巡回处公证人
凯特?盖利 (签字)
(加盖公章) |
1904年3月31日, 孙中山携带了出生证明乘高丽号邮船头等舱离开檀香山前往美国。他这次赴美的川资,全部由李安邦负责,孙眉因为美国新颁的土地条例而致财产大受损失,只赠他一支优质龙涎香,以备经济困难时之急需。行前,本想再作最后一次演讲,恰逢清王室贝子溥伦赴美参加圣路易博览会,途中抵达檀香山,孙中山临时取消了这次演讲,并前往赴宴。事后有人问他:
“你既然是个反清的革命家,为什么还去参加欢迎清皇叔的宴会?”
孙中山笑笑:
“我并非有心去欢迎他,我只不过是想认识认识他而已。”
1904年 4月,孙中山离开檀香山赴美国旧金山。檀香山保皇党分子陈仪侃得知孙中山赴美,预先通知旧金山保皇党设法阻止孙中山入境。美国的保皇党人找到清政府驻旧金山领事何佑,由何佑向美国海关处发出照会:“中国乱党孙某将于某日搭乘某船抵美,请禁其入境,以全两国邦交。”这时清皇室贝子溥伦预定将于4月20日抵达美国,
美国政府为避免届时发生意外,认为将孙中山与满清皇室隔离得越远越好,下令移民局官员尽量找寻借口将孙中山暂时拘留三周,等溥伦离开旧金山后,再恢复他的自由。于是,孙中山一到美国,移民局官员即命孙中山不准登岸,听候讯问。何佑更竭力一口咬定孙中山生于广东香山县,他的出生证明必定是伪造的。美国海关于是将孙中山暂时拘留在码头上的一间木屋子里。
孙中山不能登岸,心中十分焦急,忽然,他从同被拘禁在小木屋中的另一位华侨正在阅读的《中西日报》上看到“《中西日报》总理伍盘照”等字样,终于想起九年前广州起义失败出国时,教友左斗山、杨襄甫给他写过一封给伍盘照、司徒南达的介绍信,告诉孙中山当他在美国遇到困难时,可找伍盘照帮助。这封信一直放在他的行李箱中。
于是,孙中山立刻给伍盘照草拟了一个便函:“现有十万火急要事待商,请即来木屋相见。”托卖报童带到沙加面都街《中西日报》社交伍盘照收,并用英文附了一句:“到奉带书人七角五分”,以谢卖报童。伍盘照见信后,立刻赶到码头来与孙中山见面,孙中山取出左斗山写给伍盘照、司徒南达的介绍信:“携此信之人忠心为国,请尽力相助。”他看过信后表示:“我一定设法协助。”
伍盘照当时兼任清领事馆顾问,他先同何佑协商,请何佑不要把孙中山来美国的事告诉清政府驻美公使。随后又去找司徒南达,司徒见信,知道是左斗山、杨襄甫的亲笔信,便决定设法营救,立即访问了致公堂首领黄三德等人。
旧金山致公堂是全美各埠洪门分堂的总部,黄三德任总堂大佬,平时即热心革命,尤其钦佩中山先生。得知此事后,决定全力协助,由致公堂顾问那文向移民局声明:“孙某乃是檀香山籍民,因在中国提倡革命,故被本国政府指名通缉。如今中国领事阻止他入境,其实是损害了檀籍人居留美国的权利以及美国可以容留国事犯的法律。”律师同时向华盛顿的工商部上诉,致公堂又将一幢楼房向保单公司具保五百元,将孙中山保出,等待美国联邦政府的裁决。
孙中山获释后,下榻致公堂会所,受到黄三德、英文书记唐琼昌等的殷勤招待,与致公堂上下关系都处得十分融洽。三个星期后,美国工商部裁定:“孙某既持有夏威夷出生证书,当然取得美国公民所享受之居留权利,绝无可以拨送出境之理由。”保皇党和清领事企图阻挠孙中山入境的阴谋宣告失败。
旧金山有保皇会会员一万多人,并发行《文兴日报》为机关报。孙中山到旧金山后,就在黄三德的协助下,在丹桂戏院演讲革命要义,听众达两千多人,清政府领事何佑对此十分恐慌,派人在唐人街张贴布告,称孙中山来此是用谎言骗取金钱以供其享乐,劝华侨不要上当。为了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孙中山建议黄三德,将邹容所著的《革命军》多印刷一些,向美洲、南洋等地的华侨广为散发。黄三德积极联系,请《中西日报》社义务印刷,邮费由致公堂捐助,共印了一万多册,极受华侨的欢迎,全美华侨得此宣传品的启发,对反清革命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
接着,孙中山就想在华侨中筹款,他把在檀香山印好的革命军需债券向华侨推销,规定实收美金十元,到革命成功之日,凭券还付本息一百元。凡购券者,即为兴中会员,成功后,可享受国家各项优先权利。
募捐的华侨多半是基督教徒,他们对购券并无意见,但对于购券者即成为兴中会员一事心有顾虑。因为许多华侨在国内都有亲属,他们惟恐牵累国内亲人。孙中山只得对是否入会一事悉听尊便,共募得二千七百美元,孙中山便以此款作为在美国的活动经费。
致公堂的机关报《大同日报》的主笔欧榘甲是保皇党,孙中山到美国后,欧榘甲在报上发表文章,攻击孙中山。黄三德劝告欧榘甲与孙中山合作,欧不听,黄三德愤而将欧榘甲辞退,请孙中山另外推荐革命党人来任职,孙中山特地将刘成禺从日本召来旧金山就职。刘成禺主持《大同日报》后,与保皇党展开激烈论战,使《大同日报》成为革命党人的重要宣传阵地。
刘成禺到来后,孙中山和他住在一起。他们除了忙于同保皇党作斗争外,还经常在一起谈论革命的理论问题。这时候,孙中山已有成立同盟会的打算,他在同刘成禺的谈话中,首次公开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孙中山说:“要建立革命党,必须先有革命的主义,有了主义,革命才能成功。林肯的主义是民有、民治、民享。门罗的主义是:美洲人不干预美洲以外的事务,也决不容许非美洲人干预美洲的事。主义愈简单明了,愈有效力。汉高祖有约法三章的主义,才能战胜项羽。现在我打算建立同盟会,党纲宣言,我准备提出三民主义。”其实,早在他在檀香山组织中华革命军的时候,誓词中就已经包括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但是没有明确提出三民主义的口号。他在同刘成禺的这次谈话中,则是第一次向革命党人公开提出三民主义的口号。
他还同刘成禺谈到了五权宪法的思想。孙中山主张对欧美各国实行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制度加以改进,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这是他的独创。他说:“我曾经同留学日本欧美的学习政治法律的学生谈起提倡五权宪法,他们听了都很奇怪,说是从来没有听说各大学教授有这样的讲义。”孙中山认为,这些留学生不研究中国历史,一切都奉欧美为至上,其实考试监察二权,中国古已有之,祖宗先辈创造的好制度,子孙后代却不去用,反而醉心于欧美,这是很可耻的。
在孙中山到来以前,美国的洪门会员由于受保皇党的迷惑,不少人忘记了洪门“反清复明”的宗旨,加入了保皇会。为了恢复洪门“反清复明”的本来面目,使之能在今天的革命中充分发挥作用,孙中山向黄三德建议在全美国的会员中进行一次总注册,使入会的每个人都明确洪门的宗旨,并重新进行登记。这样,既可以肃清保皇党在洪门中的影响,也可以借此机会为致公堂征集基金,为国内的武装起义筹集军饷,而且表示自己可以亲自到美国各地去做这项工作。
全美国共有洪门会员十多万人,因为开展总注册可以募集到一笔不小的经费,旧金山致公堂总堂的职员们都对孙中山的这一倡议极为赞成。他们请孙中山起草总注册章程,这在孙中山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很快就拟好了洋洋洒洒八十条致公堂新规程。各职员一致推举黄三德与孙中山一同前往美国各地开展总注册工作。
新规程坚持洪门会历史上“反清复明”的宗旨,提出了“两反一维护”的原则,即反对满清政府、反对保皇党破坏革命,维护华侨同胞的生活安全,保留了洪门会员团结互助的传统,还把孙中山在檀香山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军的口号也引入致公堂的规程中。在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规定:“本堂以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这样,就把洪门会从历史上单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民间团体,上升到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性质的新高度,使它能在组织和动员广大华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904年5月24日,孙中山和黄三德从旧金山起程,先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 然后南下经洛杉矶、圣迭戈,到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图森,再东行至纽约,绕了大半个美国,先后到过圣路易斯、新奥尔良、匹兹堡、华盛顿、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美国的几十个城市。每到一处,黄三德都组织洪门会新会员的入盟仪式,孙中山则发表演说,宣传致公堂反清的宗旨和今后革命的任务,驳斥保皇党的谬论。其中在纽约时,致公堂租借华人戏院开演讲大会请孙中山演讲革命救国,听众爆满,座无虚席,其中多数听众是保皇党人。当时欧榘甲也在纽约宣传保皇,见此情形大为不满,第二天也在该华人戏院演讲“论革命必招致瓜分惨祸”。第三天孙中山再登台演说,一连十余天,双方在戏院公开辩论。该戏院主人唯恐出事,不肯再租借戏院。保皇会一些会员仍不肯罢休,又在勿街
9号楼上的东方俱乐部设茶会,请孙中山到会辩论保皇与革命孰优孰劣。孙中山只身一人赴会,与数十位保皇会员当场辩论。孙中山滔滔不绝的雄辩和大无畏的气度令不少保皇党人为之折服,周超等保皇会员因此转向革命。
这次总注册,孙中山与黄三德二人在美国南北各地奔波达半年之久,但收效并不大。原因是各地分堂对总堂大都阳奉阴违,拖延不办,会员报名注册者寥寥无几。中山先生和黄三德离开后,即丢在一边,不再提登记注册,募集基金一事也没有什么成效。
在纽约时,经黄三德介绍,孙中山结识了美国友人麦克威廉斯。麦克威廉斯建议孙中山写文章,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的宗旨。孙中山认为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因为中国正处于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夕,为了防止列强各国的误解与干涉,争取各国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很有必要向欧美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于是,他离开纽约到达美国中部的圣路易市,用英文写成了《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麦克威廉斯出资在纽约印了一万多册单行本,书的封面上由孙中山题写了“革命潮”三个字。后来,该书又译成中文,出版中英文合刊单行本,在海外广为发行。
孙中山的这篇文章,是一部很重要的政论文,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必将推翻清王朝并必然会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中国革命将会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由于一直是列强争夺重点的非洲已经瓜分完毕,“中国终究要成为那些争夺亚洲霸权的国家之间的主要斗争场所。”在中国引起各种“纠纷的根源在于满清政府的衰弱与腐败”,“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乃是满洲人自私自利的结果”。他指出,“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满清政府的垮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谈到中国革命成功之后的美好前景时,孙中山满怀希望地说:
|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将随中国的新生接踵而至。一个从来也梦想不到的宏伟场面,将要向文明世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敞开。 |
在文章的最后,孙中山向美国人民发出了呼吁。他说:
|
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但由于这个问题近来已涉及全世界的利害关系,因此,为了确保我们的成功、便利我们的运动、避免不必要的牺牲、防止列强各国的误解与干涉,我们必须普遍地向文明世界的人民,特别是向美国的人民呼吁,要求你们在道义上与物质上给以同情和支援。 |
孙中山向美国的人民发出呼吁,却没有向美国政府发出呼吁,他的这种态度,同对日本的态度有所不同。孙中山不仅对日本人民抱有希望,而且对日本政府也抱有幻想。对美国政府,虽然他也幻想美国政府能给他以援助,但他却不抱什么希望,原因是美国政府的态度使然。美国政府公开支持保皇党,1903年夏,美国总统老罗斯福接见了梁启超,对保皇党备加赞扬,说:“常接保皇会电报,且见章程,深佩其宗旨及热诚。祝此会将来有转移中国之势力,且祝其现在有转移美国华侨的势力。”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更是与梁启超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对梁启超极为赞赏。孙中山这次到美国时,适逢清皇室贝子溥伦赴美,老罗斯福总统又亲自热情地招待了他。孙中山虽然也希望能会见美国首脑,但美国政府对孙中山却十分冷淡,甚至险些不能入境。美国政府对孙中山与对清皇室、对保皇党的截然不同态度,不能不使孙中山感到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