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01 |
|
02 |
|
03 |
|
04 |
|
05 |
|
06 |
|
07 |
|
08 |
|
0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附 |
|
|
孙中山传奇
作者:范方镇 2003.2
二十四、 广州新军起义
1909年11月 8日,孙中山抵达美国纽约,这是他第三次到美国。由于陶成章在美洲华侨中广为散发攻击他的传单,以致孙中山这次到美国时,不少华侨对他很冷淡,可见陶成章恶意造谣中伤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孙中山在写给吴敬恒的信中说:要扭转华侨对他的怀疑“非多少时日,未易解释。”他还复信张继,对他提出的要孙中山辞职或隐退一事作了答复,表示:“(一)退隐深山,此时为革命最衰微之时,非成功兴盛之候,是为弟冒艰危,茹困苦,以进取之时代,非退隐之时代也。(二)布告天下:辞退同盟会总理。弟被举为同盟会总理,未有布告天下始受之,辞退亦断未有布告天下之理。”断然拒绝了张继的无理要求。
早在这年5月孙中山离开南洋之前,他就把南洋的工作委托给黄兴和胡汉民,要他们到香港建立南方支部。孙中山赴欧后,胡汉民和汪精卫到香港黄泥涌道设立同盟会南方支部,胡汉民为支部长,汪精卫为书记,但汪精卫那时一心想搞暗杀,只来过一次,对支部工作并不过问。会务费用由林直勉动用家产一万余元资助。东京的总部则因为内部不协调,加上主要领导人不在,事实上已经形同虚设。南方支部建立后代替了总部的作用,由黄兴、胡汉民、赵声等负责,积极筹划广州新军起义。
孙中山领导的前八次起义,依靠的是会党,他认为会党的宗旨本来就是反清,但是会党的缺点是纪律松弛,嚣悍难制。在历次起义失败后,许多革命党人产生了埋怨会党的情绪,认为“会党发动易,成功难”。于是,他们把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新军方面。新军本来是清政府编练的用来镇压革命的近代化军队,孙中山对于依靠新军缺乏信心。但是,新军由于新式教练的需要,新军中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中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当时,清政府编练新军主要是仿效日本,派往日本留学的人很多,许多在日本留过学的新军军官加入了同盟会。此外,国内各省的陆军中、小学堂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同盟会或其他革命组织。这些近代军事学校的毕业生分派到新军后担任了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因此在新军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而且新军比起会党来,组织性强,比较集中,这些都是利用新军的有利条件。特别是熊成基在安庆发动新军起义后,革命党人知道新军可为革命之用,开始有意识地派人打入新军内部发展党员。1907年,广东陆军中、小学堂学生参加同盟会的就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到1910年,广州新军步兵一标和炮兵一营士兵入会的人数接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这样,清政府用来镇压革命的反动武装实际上却变成了革命党人用来推翻清政府的劲旅。
在广东运动新军的骨干人物是曾经在安庆发动起义的倪映典。倪映典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党人,活动能力也很强,他和熊成基都是安庆武备练军学堂的毕业生,后来又毕业于南京炮兵速成学堂。倪映典为南京炮队第九标第三营队长,熊成基为炮兵小队长,赵声当时任南京新军标统,他们几个人都倾向革命。不久,倪映典和熊成基都调到安庆,熊成基任安徽新军炮兵队官,倪映典任马营管带。倪映典与范传甲等人密谋起义,被两江总督端方获悉,他迅速逃到广东,在广东新军中任排长,暗中在新军中发展组织,没有多久他就结交了一批中下级军官,到1909年冬,新军士兵加入同盟会的已达三千多人,占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当时广东的清军总数也就一万多人,新军则是广东清军中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一支军队,因此倪映典认为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到香港向胡汉民报告,要求进行起义的部署。
胡汉民与黄兴、赵声等人商议,仍嫌力量不足,又派姚雨平等运动省城附近的巡防营,派朱执信、胡毅生联络番禹、南海、顺德等处的民军及时响应。最后,他们确定于旧历元宵节起义,并致电孙中山速汇两万元。中山先生接电后立即奔走,到处宣传,还在芝加哥设立了同盟会分会,但几天下来,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三地只筹得八千元,于1910年2月分三次电汇香港。这时,李海云也提出他的商号存款2万元,供起义之用。
不料事出意外,到2月8日,旧历除夕的前一天,新军同志中有的人不谨慎,同盟会证书被一标三营队官罗嗣广查获,清政府即下令将标营子弹收缴督练公所保管,形势顿时紧张起来。除夕这天,新军士兵华宸衷外出,代士兵胡英元取图章、名片,因刻铺误期,华宸衷强要减价,与店家发生口角。警察出面干涉,士兵与警察发生冲突,警察捕去几名士兵。当天外出的士兵很多,得知这事后,一时数百名士兵涌向警察局,警察恐惧,不得不释放了被捕士兵。倪映典见事情闹大,立即赶到香港,要求提前发动起义。黄兴认为命令已下,不宜轻易更改,最后决定提前到2月15日正月初六起义,随即通知各方面作准备。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倪映典因轮船放假休息未能及时赶回广州。等他到第三天赶回广州时,局势已经变得不可收拾了。
原来正月初一这一天,新军放假,不少士兵入城又遇巡警,发生冲突,竟将广州第五、第六警察局捣毁。两广总督袁树勋得知后,下令将新军标营子弹收缴并拆卸枪机,并取消初二、初三的年假,改开运动会。各营新军士兵得知后,大为不满,又传闻李准调集大军来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立即发动,于是迫不及待,纷纷到各营争夺枪械,一面派人飞报香港机关,请赵声、倪映典等速来指挥,一面竟出发袭取省城。但袁树勋和李准早有准备,义军又缺乏子弹,攻城不下,只得回营待援。
倪映典于2月12日回到广州,才知道形势大变,他进入新军军营,将营管带齐汝汉击毙,马上带领大家起义。他身穿蓝袍,手持青天白日旗,带领队伍前进。到达横枝岗时,遇到李准所部大队清军,管带童长标是倪故交,帮带李锦濂也曾加入同盟会。倪映典即对童长标说:“今天是革命军起义的日子,你应当助我光复汉族。”童长标假意答应,谎称要回去劝说李准。李景濂也说要回去劝说众军士。结果他们却报告了李准,说义军是革命党人所统率,并不是新军闹意气,非大力镇压不可。倪映典猝不及防,被清军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其余义军无人指挥,伤亡枕藉,终于失败。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九次武装起义。
* **
这时候,孙中山仍在美国筹款。大年初一,他来到旧金山,李是男、黄伯耀二人到车站迎接。孙中山在旅馆住下后,李是男和黄伯耀二人就向他详细介绍了少年学社和《美洲少年》的情况。此前,黄伯耀、温雄飞、张芸苏等华侨青年组织了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源社”,后来同盟会员李是男参加进来,把它改为“少年学社”,并于1909年7
月创刊《美洲少年》。孙中山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并问他们:
“此地华侨中有没有热心革命的富商?”
黄伯耀如实回答说:“没有。因为还没有人大规模地宣传革命,《少年中国晨报》出版才半年,收效还不大。多年来华侨中保皇党的毒极深,要想转变他们的思想,赞成排满革命,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
孙中山听说还没有出现热心革命的富商,就坦率地说出了他来旧金山的目的:
“现在机会到了。自从西太后和光绪皇帝死后,宣统嗣位,载沣监国,皇族专权,想藉政治上的力量排汉。但目前排满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与革命党联络声气的军队已经由旧式军队发展到新军,我们应该利用时机,达到一夫发难,各处响应的形势。今日海外的工作,务必做到宣传与筹款同时并重,实行工作则由内地同志担任。”他提出筹款5万元的任务,由大家分头去募集。
但是募款的工作很不顺利,几个人费了一天功夫才募得美金数十元。2月10日, 孙中山在致公堂会议中发表演说,也只捐得102美元,离5万元的目标相差太远。第二天,孙中山从报上看到广州新军起义失败的消息,更加焦急。他说:
“新军失败,同志须得盘费逃离内地,5万元募不到,能得几千元救急也行。”
李是男与黄伯耀二人倾其家资凑得二千港元,孙中山说:“此两千港元可当两万元用,起义同志得此款可以逃生了。”
这个时期,孙中山住的旅馆是一天五角的房间,五、六个客人一来,就无立足之地。黄伯耀请孙中山换一个一元一天的房间,他说:“现在不是讲阔气的时候,将就能住就行了。”他每天吃饭,每份一角五分的西餐。黄伯耀劝他到中国餐馆去吃中餐,所费不过多二、三角而已,孙中山也不答应,说能吃饱就行,何必多花钱,留些钱给下次起义时用吧。黄伯耀对此感触很深,他从孙中山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他无时无刻不是为革命着想。
2月27日,孙中山在旧金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旧金山总支部, 成为美洲各地同盟会的总会。第一批入会的有李是男、黄伯耀、赵昱、张霭蕴等十余人,誓词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民主义”,盟书中的名称叫“中华革命党”,盟员都改称中华革命党党员,但对外仍称同盟会。
与此同时,陶成章、章太炎在日本东京也成立了光复会总部,在南洋各地发展分会,并在上海、浙江等地组织光复军,与孙中山的同盟会公开闹起了分裂。
这时,孙中山在美国的筹款还有一线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资本家的援助上。早在1904年6月孙中山第二次来美国的时候,
他就在洛杉矶认识了美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荷马李上校。荷马李身材矮小,有些驼背,他于1876年生于科罗拉多州波德镇。中学时代他就非常关心中国事务,后来在史坦福大学毕业。1900年6月曾到中国,
在去中国之前还加入了致公堂。1901年返回美国后,与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派发生联系。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时,他听了孙中山的演说,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很感兴趣,当面向中山先生表示:
“我愿意与你共同奋斗,我愿意帮助您,相信您的宣传定会成功。”
孙中山也很高兴地对他说:
“假如我的革命获得成功,而国人又授权给我时,我将聘请你为首席军事顾问。”
荷马李摆摆手说:
“不要等到您做了总统以后才需要我,也许您在做总统以前就会需要我。假如没有军队,您既不能组织政府,也无法维持政府。”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孙中山这次来到美国,荷马李与美国银行家布司、美籍华人政治家容闳联系,准备对孙中山给予支持。容闳也是孙中山的香山同乡,早在1850年就考入美国的耶鲁大学,是最早的中国留美学生,并且入了美国籍。太平天国时期,他曾向洪仁【王干】提出实行新政的七项建议。戊戌变法时,他参加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逃出北京。容闳和荷马李、布司本来都是康有为、梁启超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只要有光绪皇帝在,康有为将来还有回国出任宰相的一天,所以光绪在世时,他们主要是支持保皇派。光绪死后,他们抛弃了保皇派,决定全力支持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孙中山到美国后,容闳就邀请孙中山到洛杉矶的长堤会面,商谈支援的具体办法。
1910年2月下旬,孙中山连续三次到长堤与荷马李、布司、容闳商谈。 在第三次会谈时,孙中山提出了借款计划:共借三百五十万美元,分四期支付,并列出各项费用预算表,以十年为限,年息15%。但美国人艾伦曾于3月4日写信给布司,特别说明:孙中山先生在未被公认为领袖以前,不能援助金钱。
这次会谈共达成四项协议:(一)中国革命党暂行中止中国境内一切不成熟的起义,改为充分准备,集中人力财力,发动大规模起义的策略;(二)由布司负责向摩根财团贷款
350万美元支持中国革命;(三)运送一批在美国训练的军官,由荷马李负责训练和统率,以充实革命军;(四)中国革命成功后,美国债权人可享有在华开矿、兴办实业等特权。计划所需经费为三百五十万美元,分四次支付。
3月14日,孙中山以中国同盟会总理名义,委任布司为同盟会驻国外唯一财务代表, 全权负责向美国财团接洽贷款事宜。布司则要求有中国各革命领袖签发委任他为全权代表的文件,因为当时孙中山的声誉受到章、陶等人的攻击,革命党人内部出现裂痕。孙中山只得写信请黄兴代办,并告诉黄兴等人他与布司等洽谈的内容。
黄兴收到孙中山的信后,极为振奋,立即召集同志开会研究。会后,他将各同志签名的布司委任状寄上,随信还提出了一些意见:1、他们不赞成在东京湾边界地区组织军队,建议仍在广州发动起义。虽然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但新军二标及三标的一营都未受损。2、联络其它各省军队和会党,如东北马贼和海贼,长江一带会党和湖南、湖北新军。3、对于聘请外国人任军官一事,建议暂缓,以免太招清吏的注意。
孙中山在美国的活动告一段落后,于1910年3月22 日乘“朝鲜丸”离旧金山再赴檀香山。这是他第七次赴檀香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