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传奇
作者:范方镇 2003.2
五十二、收回关税
早在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组成正式政府以前,他就说过:“外国把理应交给西南各省的关税余款交给北方,这就等于不再承认西南各省同北方仍处于交战状态。对于护法派领导人来说,这是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地位就形同‘土匪’了。”但是因为陈炯明叛乱,孙中山没有来得及收回关税。在平定陈炯明叛乱的过程中,孙中山又面临着缺钱的问题。自从大元帅府成立以来,快到八个月的时间里,政府收入不超过三百三十万元,而包括军费在内的各项开支,却要一千一百万元,而且除了正常开支外,还要给参加平叛的滇、桂、粤军等开列饷银,这些旧军阀领导的军队,不论形势多么危急,不见钱就不肯开拔。孙中山为此伤透了脑筋。
经过再三考虑,孙中山决定收回广东省的关税主权。海关关税本是一个主权国家国税的一个部分,“辛丑和约”中规定以关税作为向外国赔款的担保之一,扣除赔款部分以外所剩余的部分,称为关余,由中国政府自行处理。1917年北京政府非法解散国会,孙中山南下护法,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919年起,南方政府获得百分之十三?七的关税。此项关余,按月交给护法政府,共交了六次。到1920年3月,即孙中山再回广州组织正式政府时,海关总税务司竟停止交付南方关余,把南方应得的一份关余交给北京政府。因此,孙中山要收回关余,于理于法,都是合理合法的。外国人在广州做生意,不向广州政府交税,却向北京政府交税,这等于承认北京政府是合法政府,而广州政府则是非法政府。广州海关每年的关税在一千万元以上,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如果能够收回,不但可以解决广州政府的财政问题,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923年9月5日,孙中山命令广州政府外交部长伍朝枢,通过英国驻广州领事正式照会北京外交团,说明南方政府应分享关税余额的理由,表示西南各省可共同担负外债偿还的义务,但不能允许北洋军阀用广州的关税余额来对付南方人民。要求将每年广东全省的海关关税收入扣除给外国赔款的数额之后,全部交给广州革命政府,并且应该把自从1920年3月以来的关税收入同样交给广州革命政府。
9月28日,北京外交团给孙中山一个简单的复电,说对广州政府9月5 日的照会正在考虑之中。之后,北京外交团采取拖的手法,拖了三个月,仍无答复。
11月23日,孙中山已经粉碎了陈炯明叛军对广州的进攻,他再次向外国公使团发出照会,并说明,如果外国公使团仍然不对广州政府的要求作出明确答复的话,广州革命政府将自行将广州海关关税全部提留。
这一来,外国公使团才慌了神,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便于12月1日以北京外交团领袖公使欧登科的名义,托广州领事团转达北京外交团的所谓“警告”电。声称将要用“相当强迫手段”来阻止孙中山收回关税的正当要求。美国公使舒尔曼还向美国政府建议:除了实际战争外,可采取任何措施防止广州政府取得海关税收。美国国务卿休斯向柯立总统建议,美国南中国舰队的海军舰艇在广州组织一次显示军事实力的演习,柯立批准了这一建议。其他列强也准备以武力干涉,派出军舰到广州。
12月4日,《字林西报》记者格林来访,孙中山知道这家报纸历来是为列强说话的, 现在正好趁此机会把自己的主张公开向列强宣传,便答应接受采访。他对格林说:
“广州政府负担护法战争的军费,历时已久。北京政府则用他们从广东得到的关税来进攻广东,外交团明知此事而故意不问。广东关税,每年在一千万元以上,这本来就是广东人民的钱,我们当然有权截留。”
格林问道:
“先生将在什么时候实行收回关税?”
孙中山回答说:
“我们将在今后几天内就收回关税,而且将不再预先照会外国领事,因为这本来就是广东的钱,与外国无关。”
记者又问:
“如果外国人不把海关关税交出来的话,那你将采取什么办法?”
孙中山毫不犹豫地说:“我早已向世界各国打了招呼,如果他们不把海关关税交出来,我们将强行接收,这是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记者又威胁说:“各国如果以武力阻止你截留关税,你是否准备以武力对抗?”
孙中山坚定地说:“如果列强真的敢动武的话,我自有办法。我为中华民族的主权而战,即使牺牲了,也是虽死犹荣!”
12月5日,孙中山命外交部答复公使团,说明“中国海关始终是中国国家机关, 本政府辖境内各海关,自应遵守本政府命令。且关税之汇交北京,等于资助其战费,以便用来进攻南方。本政府今欲令税关官吏,以后不得将此款交与北京,应截留为本地方之用,且声明并无干涉税关及迫胁收管海关行政之意。此乃完全是中国内政问题,无与列强之事。”并表示“本政府为尊重使团之表示及证明本政府之谦让精神起见,仍复延期两星期,不作如何举动,以再待使团之解决。”
此后,帝国主义陆续调来十几艘军舰开进白鹅潭,进行武力恫吓。一时广州市内谣言四起,北京政府也连忙召开国务会议,讨论这件事,致电孙中山,要他“慎密考虑,为适宜之处置,勿启外国干涉之端。”孙中山毫不动摇,他发表宣言,再次声明关税问题纯粹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外国无权干涉。《声明》说:
|
彼等(指总税务司和广州税务司)均为中国政府之公仆,对于粤省,自
然应在本政府节制之下,并应服从其命令。列强对于此事,绝无干涉之权。
……且列强也承认关税余款之处置及使用,纯粹为中国内政问题。至于目前
关税半归列强管理之办法,本非为任何条约所特许,纯系列强所为之一种条
约外的非法举动。 |
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的工人、青年和学生对孙中山的这一爱国行动,给予坚决支持。12月16日,广州工会联合会、社会主义青年团、女界联合会、国民党各支部等二十多个团体及各界人士在广州丰宁路西瓜园召开大会,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军舰在华示威、干涉革命政府收回关税的无理行径,一致支持孙中山为收回海关关税、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举动。大会通过了宣言,会后还举行游行,并派出代表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报告大会宗旨。孙中山接见代表时发表演说,对广州市民的支持表示感激。他说:
|
今天得国民如此热心,担任国事,余甚为欣幸。予现对关税问题,经拟
妥收回妥法,决于近三天内以正式公文向税务司接受关余。如三天内税关不
能照办,则再于七天内警告税务司着即遵办。倘过此十天时期该司仍不服从,
届时我另有办法。将来结果,或者闹到外国水兵竟行驻守税关,亦未可逆料。
倘不幸演此耻辱,仍望我同胞再开国民大会,率同群众示威,并须派发英文
传单,以正谊公理劝告外国水兵,以义理动彼辈,或能觉悟。否则予当以其
占领我国土地之行为,宣告全世界,冀全球人士之公判。 |
12月17日,孙中山并发表《为海关事件致美国国民书》,呼吁美国军舰的官兵在炮击我们之前认真考虑自己的行为,他说:
|
……美国舰队司令率领较他国更多的军舰驶入我国领海,妄图共同压垮
我们,以消灭中国的共和国。难道华盛顿和林肯的祖国竟断然抛弃了其对自
由的崇高信仰,从一解放者而蜕化成一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的压迫者吗?我
们不能相信这一点,并希望你们舰队的官兵在炮击我们之前认真考虑这个问
题,尽管他们的炮口已对准广州这一未设防的城市。
他们为什么要炮击我们呢?是因为我们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即经扣除由
全国关税偿付外债的适当份额之后,我们有权在本政府辖境内征收关税,这
是任何政府都拥有的权利,因为尽人皆知,这项税收理应属于我们。我们要
像你们祖先之将茶叶倒入波士顿港湾、以阻止税收落入英国国库一样,竭力
阻止此款落入敌手,用以购置武器屠杀我们。 |
同一天,孙中山派外交部特派员傅秉常就外国军舰驶入广州一事,向英国领事提出质问。这时在广州海面的外国军舰已多达十六艘,其中英国五艘、美国六艘、法国二艘、日本二艘、葡萄牙一艘。
在广州岭南大学一个有外国人参加的会议上,孙中山对在场的美国人说:“如果十六或十八艘外国兵舰驶入纽约港口,恫吓这座城市,并干涉其内政,你们又将作何感想?”他警告美国人说:“中国人民有着深沉绵长的记忆,你们不可能一下子洗刷掉自己的恶言秽行!”
12月24日,孙中山发表海关关余问题宣言,详细介绍了收回关余问题交涉的始末,重申收回广东关余的理由。宣言说:北京政府是一个非法政府,无权处理广东省境内的关余问题。广东革命政府已于本日命令总税务司,一、在本政府辖境内,各关税收,除按比例摊扣还付以关税作抵的各项外债及赔款外,其余应妥为保管,听候广州政府命令交付。二、应将1920年3月以后,所欠广东革命政府的积存关余,照数归还。总税务司假如不遵命令,革命政府将另行委派能忠于职务的人为税关官吏。
帝国主义国家看到不能用武力吓倒孙中山,只得公推美国公使舒尔曼到广州来与孙中山面谈。舒尔曼于1924年1月2日抵达广州后,先与领事团美国领事詹金斯、英国领事哈密脱等商议办法,同意令总税务司拨付关余税款的一部分交给广东革命政府作为治河之用。5日,舒尔曼访问广州大本营外交部长伍朝枢,获得谅解。第二天,舒尔曼在伍朝枢、
詹金斯及大本营美籍顾问那文陪同下,来到大本营谒见孙中山,孙中山同他们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谈话。
孙中山首先向舒尔曼表示,即使他不得不同列强各国作战,他也将用武力收回关税。舒尔曼答应只要将关税用于改善内河航行和改善航道,而不用于军事需要,他就愿意友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孙中山强烈责备列强支持北洋政府的不公正态度,对于舒尔曼提出的关余用于治河一事,原则上表示接受,双方达成了协议。收回关税问题终于在孙中山的坚决斗争下,取得了胜利。
|